专业股票配资开户平台 打开农村电力服务新模式 打造新型农电职工队伍
发布日期:2024-09-21 14:39 点击次数:179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国网北京大兴供电公司以所辖13个乡镇供电所和农电职工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着力打造新时代农电职工队伍专业股票配资开户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和人才支撑,在京南大地点亮国网品牌。
党建引领 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您在网上电网APP首页点击‘e起节电’,提交信息后就成功报名参与活动啦。”“小朋友,节约用电,我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当节电先锋!”7月15日上午,国网北京大兴供电公司庞各庄供电所走进庞各庄镇幸福村,开展“e起节电”宣传推广活动。供电所的客户经理们一边为村民们讲解,一边进行现场演示,幸福村村委会因此变得格外热闹。此次活动通过宣传节电政策、发起节电邀约,引导了农村地区百姓科学合理用电,共享绿色低碳生活。
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活动。张章 摄
今年5月以来,采育、安定、礼贤等供电所分别与所在乡镇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和乡村开展安全用电宣传,进行用电报装咨询,为地区百姓提供“零距离”的用电服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国网北京大兴供电公司扎实推进“旗帜领航”党建工程,持续打造“兴电与共”党建共建品牌,组织各供电所与镇级人民政府、村级委员会在用电服务、电力抢修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建设“电力驿站”14个,积极解决用户各种用电问题,推动农村电力服务新模式。供电所党员干部通过参加共产党员服务队系列活动,深化“卫蓝暖心”“电暖人心”服务项目,组织“煤改电”服务日活动,编制“一村一案”用电服务方案,全面助力美丽乡村振兴。
文化浸润 厚植企业文化根基
2023年末,位于大兴区礼贤镇的龙头村村委会人员来到礼贤供电所,反映随着村内个体经济不断发展,需要对用电负荷进行优化。供电所迅速行动,安排现场勘察,编制分换装变压器方案,为村内分装变压器3台,同时对原有低压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2024年初,龙头村为响应百千工程,同时产生多点位用电需求,礼贤供电所得知村内情况后,优化办电流程,迅速完成村内水务、通信、农业排灌等四个点位的报装审批和接电工作,村内百姓生活生产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龙头村的电气化建设进程是整个大兴地区农村发展的缩影,也是一代一代大兴农电人服务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庞各庄供电所农电发展陈列室。张章 摄
7月12日,由国网北京大兴供电公司编写的《首邑之光——大兴农电影像志》出版。这本影像志以图文的形式记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大兴电网发展和大兴农电的发展变迁历程,彰显了大兴农电人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服务大兴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产生活的情怀。该公司还先后在西红门供电所、庞各庄供电所、采育供电所等场所建立了集收藏、展览、交流和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农电发展陈列室、供电所所史馆,形成各区域多元化的“以物载史 薪火相传”文化阵地群。农电职工们以文化阵地为载体,追溯大兴电力起源,感悟电网发展的蓬勃力量,用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将电力精神内化于心,在文化浸润中传承和发扬电力精神。
赋能提质 畅通优质服务通道
大兴区积极推进新型农业发展,中电农创谷·低碳生态产业园作为以光伏发电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项目在大兴区榆垡镇落地。作为榆垡地区重点企业,其EAPV、TAPV光伏系统温室大棚共计80座,年发电量预计660万度,二氧化碳减排将达5491吨。榆垡供电所主动上门服务,结合该企业实际情况,向用户提出电源接入优化方案,并指导用户在“网上国网”实现零跑路完成报装。项目发电后,供电所还定期对用户水肥一体机、供暖器械、水泵等用电设备进行全方位体检,进一步提升了用电安全可靠性。该企业负责人由衷地说:“电力能源就是现代农业的肥料,会让现代农业更肥沃的成长。”
上门服务新型农业项目落地。张章 摄
优质的用电服务源于过硬的技术技能。位于西红门供电所的农电创新实训室是大兴农电职工们重要培训场所之一。该实训室建立了标准化电气操作流程,可以面向农电职工自主开展装表接电、变压器停送电、新能源接入等实操及数字化业务知识培训。国网北京大兴供电公司还成立了“农电QC小组”开展群创工作,助力“零碳”供电所、“数字化”供电所试点项目落地,供电所在创新的驱动下不断迸发新动能,广大农电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持续提升,高级技能等级职工比例不断扩大,很多农电职工成长为专家和技师,开启了农村用电服务的加速度。
党建引领、文化浸润、赋能提质,结出了累累硕果,进一步凝聚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合力,提升了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激发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动力。“来自于乡村、扎根于乡村、服务于乡村”已经成了国网北京大兴供电公司广大农电职工的思想认同和工作情怀。电力驿站、党员服务队、党建共建、零碳供电所等载体成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电力品牌专业股票配资开户平台,优质服务有了根基,百姓用电有了保障,农村电力服务新模式逐渐形成。(卢瑾 马丁宸)